
多動腦,不易老--張學文送給老年人的健腦策略
張學文教授在接受《生命時報》的采訪時指出:“老年人腦子要多動,越用越靈,不要退休后就養老,生活過度勞累或休閑都是
養生的大忌。”意思是說,老年人
養生的關鍵在于動腦,尤其對于已經退休的老年人來說,平日更要多找機會用一用自己的大腦。
當代科學研究也發現,在人生的各個年齡段勤用腦,都有益于健腦和延緩衰老。據國外調查資料表明,早年受過腦力訓練以及從事某類腦力勞動的人,腦細胞老化進程慢,晚年的智力比其他同齡人要高出50%。人們常說的“腦子越用越靈,勤用腦,腦不老”就是這個道理。頭腦靈活,功能協調,則可延緩衰老,
健康長壽,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。
勤用腦的人可保持年輕時的精神面貌和思維能力。一般來說,人在六七十歲時常會出現記憶力減退、意識障礙、思維遲鈍,但對于許多愛用腦子的老年人來說,六七十歲時的思維卻毫不遜色于某些年輕人。據調查資料表明,文化水平高而又喜歡學習的人到老年時糊涂者甚少。
現代醫學研究表明,經常用腦的老人比其他同齡人腦萎縮速度要慢,腦中出現的空洞少得多。日本科學家發現,勤用腦的人腦血管多呈擴張狀態,腦組織有足夠的血液、營養供給,為延緩大腦衰老提供了物質基礎。研究人員還發現,勤用腦可使血液循環加快,體內的物質代謝旺盛,有益于興奮細胞的激素及腦內核糖核酸等活性物質增加,使大腦越用越發達,越用越靈活。
因此,平時勤用腦的人盡管已八九十歲,但思維仍與青年人一樣敏捷,且保持著完整的認知能力。反之,有些人年紀不過四五十歲,由于平日不愿多動腦思考,大腦衰老速度極快。勤用腦可比喻為老年人精神思維上的慢跑鍛煉。不斷用腦不僅使腦神經細胞保持良好功能,而且能減緩腦血管的硬化過程,并有助于聽力、視力和反應能力的提高。
下面,給老年朋友們推薦一套健腦方案,希望對大家的
健康有所幫助:
1.情: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,任何不良情緒都會破壞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,遇事冷靜、豁達大度、寬以待人,是預防大腦功能衰退的首要原則。
2.食:注意營養平衡,不要過量食入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的食物,而應多食蛋、魚、豆、
水果及蔬菜,防止大腦動脈硬化。
3.氧:大腦是人體耗氧量最多的器官,腦細胞缺氧易導致思維能力、智力下降。因此要多呼吸新鮮空氣,注意空氣流通,切忌用腦時門窗緊閉。
4.動:注意鍛煉身體,如散步、慢跑、做操、跳舞、打太極拳等,做到勞逸結合,有利于消除大腦疲勞。
5.睡:保持
睡眠的時間和質量,以消除大腦疲勞,保證充沛的精力。失眠者要及時治療,同時要避免對安眠藥的依賴。
6.思:保持好奇心,留心觀察、分析周圍的事物,強化自己的記憶力、理解力、創造力,是鍛煉大腦、防止大腦功能衰退的有效方法。
7.讀:讀書學習是智慧的源泉,知識面越廣,思路越開闊,大腦的工作效率越高。需注意的是,一次性用腦時間不宜過長。
8.手:經;顒邮滞,做精細的手工活,可以保持大腦的靈活性、敏銳性,延緩腦細胞的衰老。
9.樂: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,看電視、看電影、聽音樂、聽戲或周末郊游等可以提高大腦的生理功能。
10.醫:有身心疾病要及時就醫治療,尤其要警惕冠心病、神經衰弱、腦動脈硬化、頭痛、視力或聽力障礙,以減少對大腦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