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用頻率在20千赫以上的機械振動波作用于人體治療疾病,稱為超聲波療法。頻率在500-2500千赫的超聲波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周內臨床常用的超聲波頻率為800千赫。超聲波具有以下特性:①機械作用: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增強細胞半透膜的彌散過程,能增強新陳代謝,促進組織再生能力,并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長、變軟,它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,刺激神經系統及細胞的功能。(參溫熱作用:超聲波的溫熱作用可使組織充血,提高滲透性和加強化學反應。但超聲波在人體組織中產熱是不均勻的,尤其在人體兩種不同密度組織的交界處產熱較多。這就為我們利用它治療關節部位的病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③化學作用:超聲的化學作用繼發于其機械作用和熱作用,在超聲作用下可使化學反應加速或抑制。
超聲波對關節治療的主要作用有:①升高組織溫度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營養,促進水腫吸收和炎癥消散;②增強組織代謝,提高組織再生能力及pH值;③軟化瘢痕、硬結,松解粘連;④降低周圍神經興奮性,減低神經傳導速度,具有鎮痛及調節自主神經的作用;⑤超聲波能促進藥物滲入人體內,發揮藥物及超聲波的雙重作用;⑥超聲波還可以用來擊碎膽囊中凝結物及膀胱凝結物。
超聲波除了可以治療關節炎外,還可以治療腕管綜合征、瘢痕疙瘩、急性腰扭傷、
肩周炎、腱鞘炎、
網球肘、腰椎間盤突出癥、
頸椎病、斷肢再植后、扭挫傷、周圍神經痛、神經炎等。但是,對于惡性腫瘤、活動性肺結核、多發性血管硬化、嚴重
心臟病、血栓性靜脈炎、血栓性潰瘍、脊髓空洞癥、出血傾向、孕婦下腹部、小兒骨骺超聲治療則為禁忌。頭部、眼、生殖器部位應視為治療禁區。